校本教研 | 沪果携手AI智绘山河 教育共富同育时代英才——复旦复兴与果洛大武民族中学暨果洛州“三校联盟”地理联合教研活动侧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3-27浏览次数:10

3月20日的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玉兰吐蕊,春意盎然。在1801会议室内,屏幕上显示的AI智绘山河,科技点亮课堂标题格外醒目,一场跨越2400公里的地理教研盛会在此启幕。在援青教师、果洛州地理学科带头人、我校地理教研组组长王毅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地理教研组和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果洛西宁中学、果洛民族高级中学等果洛“三校联盟”的地理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新范式。本次活动还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进行专业指导。

智慧碰撞:高三备考经验共享

活动首先由复旦复兴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陈玉老师以《AI赋能下的高三地理备课活动展示——以产业为例》为主题分享高三地理等级考复习备课经验,全面展示了高三备课组活动的全过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和答题规范性上存在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搭建结构化产业知识体系、梳理常考题型及答题思路、提升审题能力的;接着设计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基础题巩固概念原理,进阶题注重知识迁移应用,选做题拓展思维提升能力。陈老师强调:产业知识体系构建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活动中,周冠峰老师认为学生在农业辨识和材料信息处理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需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现场的大武民族中学彭毛卓么老师感慨:“这样的备课活动有的放矢、成熟、高效,非常受启发,是很好的工作模板。”

科技赋能:AI助力精准教研

陈玉老师还重点介绍了AI技术在高三地理复习备考中的应用,如辅助教师进行决策,分析高考考项,跟踪热点话题,整合资料并进行个性化解题分析等等。活动现场,陈老师逐一展示了如何利用AI制定复习计划、构建知识体系以及分析考题,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更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AI遇见教育者的情怀,就能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桥梁”。AI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尤其重要,这为提升果洛州的地理教学水平提供了新动能。

陈玉老师也指出了目前AI备考存在着两方面不足:一是AI在具体选题和地理主题方面有局限,如无法出图、对教材分析过于宏观,对具体知识点联系分析较弱;二是AI只是辅助工具,老师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弥补不足,与AI强强结合提高备课效率。

专家引领:擘画教育共富新图景

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讲评课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先讲,教师再补充,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他还强调了调研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夏教授的点评为活动注入理论深度,他提出,要加强复习与考试的科学关联度,要将实效性的备课真正落到实处。他还提出要指导学生锻炼解题速度,“每道综合题十分钟完成”的训练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进入情境、析题和解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效率。与会教师对此深有感触。

活动最后,沪果两地地理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并邀请与会的彭毛卓么老师参观了我校的天象馆和数字地理教室。王毅老师详细介绍了天象馆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周冠峰老师则分享了数字地理教室的教学功能。

对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而言,这场跨越山河的对话意义非凡。沪果两地地理教师在AI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反思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王毅老师总结说:“教育不是独奏,而是交响。当我们用科技连缀起长江首尾的教育星火,就是在谱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生动乐章。”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